吸食毒品导致精神障碍失常自我评测
近年来,随着甲基苯丙胺(冰毒)、 氯胺酮(K粉)等合成毒品吸食人群的不断增多,强制戒毒机构中的吸毒人员出现幻觉、妄想、抑郁、躁狂等精神症状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虽然大多数出现以上症状的吸毒者在停止使用毒品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员会存在持久性的抑郁、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影响他们在强制戒毒机构中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而有一部分强制戒毒人员则故意伪装精神障碍,以获得保外就医机会,逃避强制戒毒教育。由于强戒所内的干警及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判断以及有效的工具进行鉴别,给戒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强制戒毒人员中疑似精神障碍个体进行科学、快速的甄别,可以确保对真性患病者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维护和保障该类人群的人身合法权益,同时区分出伪装、诈病人员,避免投机者逃脱法律制裁 ,从而确保戒毒单位对强制戒毒人员的规范管理。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在精神障碍的诈病、伪装的评定上作出探索,如高北陵、吴冬凌等人编制的《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经过多番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的甄别诈病以及伪装者。为了更好的帮助强制戒毒人员戒毒,甄别出疑似精神障碍的病例,本研究采用《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结合《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掩饰分量表(L)对一组强制戒毒人员中的疑似精神障碍者进行评定,并分别与正常强制戒毒人员、正常非吸毒人员进行比较,为《简易 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甄别戒毒人群中诈病以及伪装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纳入标准:无重大躯体疾病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年龄18-50岁;初中以上文化,能理解量表的内容,无明显智力障碍,能合作实施问卷调查。包括以下三组:A组:疑似精神障碍者(100例),来自强制戒毒机构,主管干警观察存在较长时间的行为异常,分管医生问诊后认为有罹患精神障碍的可能, 并由精神科医生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标准进行精神障碍筛查,排除符合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B组:正常强制戒毒人员(100例),来自强制戒毒机构经主管干警及分管医生确认平时表现正常,从未出现过精神症状;C组:正常人群(98例),无任何精神疾患或精神症状,也非强制戒毒人员。
有说谎的可能的有19例,占67.85%,在有倾向掩饰或是典型掩饰的有13例,占68.42%。在司法鉴定中,一些人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精神疾病或精神损伤程度,这种行为被称为伪装精神疾病或称诈病。在现实中发现也有部分强制戒毒人员因各种原因伪装精神障碍。如何有效的鉴别强制戒毒人员中的精神障碍个体显得十分重要。伪装精神病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伪装智力、记忆等认知功能损伤,俗称“装傻”,二是伪装精神症状,俗称“装疯”,临床上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各种症状,不同临床表现的伪装者所持有的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其表现也与诈病者既往对精神疾病状态的认识范围和程度有关。国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也分别编制了评估伪装记忆、智力等认知功能损伤和评估伪装精神病的检测工具。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SBPS的幻觉因子、被害因子、夸大因子或神经症因子, 还是量表总分,疑似精神障碍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强制戒毒组。以SBPS总分13分为划界分, 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伪装或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情况,表明该量表对伪装精神症状的判别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伪装精神症状个体,发现虽然被鉴定人仅主诉轻微的精神症状,如烦躁、易发火、 注意力不集中等,但对于有企图伪装或夸大病症的想法者,用本量表检测时也能发现部分被鉴定人在该量表上的得分偏高,尤其是明显伪装企图者。这可能是评定量表中的条目内容给了那些想保外就医的个体一些暗示或提示的缘故。
正常强制戒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中的各因子及≥13分的人数,明显低于疑似精神障碍组,该类人群确实不存在量表中提及的精神症状。而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掩饰分显示疑似精神障碍组掩饰程度是最高的,有说谎的可能,这点是与SBPS的结果相呼应的,在SBPS与EPQ掩饰因子结果对照分析也发现该组中得分SBPS≥13分的个体与掩饰诈病的个体较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