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新兵毒品检测干扰药物假阳性影响分析
为保证兵源质量,许多国家已将吸毒筛检作为征兵必检项目。我国也将国内滥用情况较严重的毒品吗啡(吗啡、鸦片和海洛因等)和甲基安非他明(冰毒和摇头丸等)的筛查,作为征兵毒品筛检项目。有报道,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检测可能出现部分假阳性结果,为观察可能引起MOR/MAMP检测假阳性的药物因素,我们对2009-2011年度征兵体检中出现的MOR/MAMP检测阳性者,进行了疾病、临床用药史调查和复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2009-2011年度某部新入伍人员共3625例,男3309例,女306例;年龄17-29岁,平均20.4岁。其中2009年度1209例,2010年度1230例,2011年度1186例。(1)MOR/MAMP检测:采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是我们网站的检测板)生产的MOR/MAMP二合一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一次性尿杯收集尿样,拉开盒盖,将试剂盒竖直插入尿样中,同时开始计时,15秒后取出并套上盒盖,观察窗向上放置在水平台面上,3-8分钟判读结果。判读标准:阴性——在MOR及M-AMP观察窗口出现两条色带,即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位置各出现一条红色线条,表示对应的毒品浓度低于产品阈值(MOR检测阈值300NG/ML,M-AMP检测阈值1000NG/ML;阳性——在MOR及M-AMP观察窗口,只有C线位置出现一条红色线条,T线未出现任何线条,表示对应的毒品浓度高于阈值。(2)MOR/M-AMP复检:对于初筛阳性者,调查其疾病和临床用药史,记录近期使用药物情况;有用药史的初筛阳性者在停药7天后(体内药物基本代谢清除),再行MOR/M-AMP复检,在此期间由单位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是否有毒瘾戒断症状发生。
MOR/MAMP检测假阳性结果2009-2011年度,共发现阳性结果72例;年度阳性分别为28例、21例和23例,分别占年度参检总数的2.32%、1.71%和1.94%,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72例的MOR/MAMP复检结果均为阴性。见表1。
导致MOR/M-AMP检测假阳性的相关药物。调查显示,2009-2011年度MOR/M-AMP初检阳性72例,其中MOR或M-AMP单阳性64例,MOR和M-AMP双阳性8例;72例均有近期服用治疗感冒和消化道等疾病用药史。可引起MOR/MAMP检测双阳性的药物有枸橼酸喷托维林、氯霉素、利巴韦林、维C银翘片、甘草口服液、氯芬黄敏、氯苯那敏和速效感冒胶囊等;引起MOR检测单阳性的有咳特灵、白加黑、草珊瑚含片、盐酸吗啉胍、甘草片等;引起M-AMP检测单阳性的有防风通圣丸、甲氧氯普胺、盐酸小檗碱等。见表2。
将MOR/M-AMP检测作为新入伍人员体检的毒品筛查项目,目的是剔除染毒阳性对象,提高兵源质量。实际检测中,由于受到检测试剂和受检对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假阳性结果。对此,上述检测试剂说明书也指出,引起吗啡检测假阳性结果的药物有可待因、海洛因、06-单乙酰吗啡、乙基吗啡和吗啡-3-葡萄糖酸酐;引起甲基安非他明检测假阳性的药物有麻黄碱、安非他明、乙基亚甲双氧安非他明、亚甲基双氧甲基安非他明、雷尼替丁、普鲁卡因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本研究显示,初检阳性72例,均有近期服用治疗感冒和消化道等疾病的用药史,在停药7天以上后,体内药物基本代谢清除的情况下行毒品复检,全部为阴性。上述结果提示,近期或正在服用治疗感冒和消化道等疾病的部分药物,是导致MOR/MAMP检测假阳性的主要因素,与相关报道一致。由于以前征兵工作多集中于冬季,部分新兵容易罹患季节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因中水土不服引起的胃肠道疾病也时有发生,这些疾病的部分治疗药物均可能引起MOR/MAMP检测出现假阳性。
综上所述,除MOR/MAMP检测试剂说明书列出的药物外,还有部分临床用药也可影响检测结果。我们建议,应为受检者提供用药指导,体检前避免使用或停用相关药物,以减少毒品检测假阳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