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戒毒循证矫治模式的路径、问题与对策
一、 循证矫治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循证矫治,可以表述为: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那些已经被科学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结合工作人员的个体经验,针对戒毒人员的具体特点,设计、执行具体的矫正措施与矫正实务。循证矫治模式,需要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采用和推广具有明显效果的政策和项目,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并使用科学评估所产生的证据来指导实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寻找、评估,并应用、推广有效的刑事司法政策和项目;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研究、特别是评估研究所产生的证据来指导实践,主要使用实验方法和准实验方法,以项目评估的形式,对干预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以此来证明项目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理论、政策和具体干预项目在内的矫治体系。经过数十年来众多学者的辛勤研究,目前学界已经在“什么样的矫治方法才是有效的”这个课题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矫治方法也基本以矫治项目的形式固定下来。循证矫治模式下,应该采用具有如下特征的教育矫治项目:
(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基础;
(二)执行项目的工作人员受过足够的专业培训;
(三)系统化、规范化,具有打印成文的操作性
较强的工作手册,在实践过程中,要针对戒毒人员的特定因素采取特定的矫正方法,或者矫治干预项目(矫治干预项目,是指专门用来实现某个具体矫正目标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干预措施或课程);
(四)使用认知行为介入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二、科学证据的产生
循证矫治的核心是“循”与“证”的有机结合。“证”,即科学证据,必须先有科学的证据,才能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循”,即遵循科学证据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把科学证据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因此,循证矫治模式的构建,需要把实践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使用科学性较高的评估研究,对戒毒人员的特征和矫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在这些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采用某个矫治干预项目。在评估过程中,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方法都有严格要求。
(一)评估研究的概念
所谓评估研究,又称为“项目评估”,是指专门对矫治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的犯罪学研究。在戒毒矫治的过程中,实务工作者需要制定、实施各种矫治干预项目,而评估研究则对这些矫治干预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帮助实务工作者修正、扩展或者取消这些项目。
(二)评估研究的种类
以矫治干预项目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为矫治干预项目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科学证据。按照研究目的和评估对象的不同,评估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问题分析研究、过程评估研究和效果评估研究等等,它们都属于评估研究的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问题分析研究,通常在设计矫治干预项目的时候进行,也就是先使用问卷对目标群体的特征进行科学调查,分析目标群体的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的专业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相应的矫治干预项目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进行设计。
过程评估研究,往往在矫治干预项目试点的时候进行,通过填写问卷、实地观察等方式,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矫治干预项目的修订或大范围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效果评估研究,是评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某个矫治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测量。效果评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所产生的结果和证据,其科学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评估研究的方法
评估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准实验法、问卷调查、质性研究等等。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循证矫治,强调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政策实践进行评估,并使用科学方法所产生的科学证据来指导实践。那么,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是科学的呢?不同方法所产生的证据,其效力也是不同的:大样本随机实验所产生的证据,属于效力较高的级别(即所谓的“金标准”),准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质性研究获得的证据效力次之。
在评估研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中,大样本随机实验所产生的数据之所以被视为高等级的科学证据,是因为它相对其他研究方法而言,具有最稳定的内部效度,能够最为客观、清晰地展现矫治干预项目的影响。所谓内部效度,就是指能否有效将矫治干预项目的效果与其他因素区分开来。在戒毒矫治项目的效果评估中,如果大部分受试者都在接受矫治课程后,减少了毒品的使用量或使用频率,但研究者并不能确定到底是矫治干预项目起了作用,还是受试者本来上瘾程度就不深,或在接受矫治前就已经准备戒毒,那么这个研究的内部效度就比较低,因为它无法排除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了结果的产生;反过来讲,如果这个评估研究能够证明,受试者的戒毒效果是由矫治干预项目这一单一因素引起的,那么它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大样本随机实验的内部效度较高,是因为其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也就是将参加实验的被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员构成和各种特征都比较一致,再对实验组实施矫治干预项目;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员都是随机分配的,具有同质性,因此当实验组在接受矫治干预项目之后出现变化时,研究者就可以确认,这些变化一定是由干预项目所造成,而不会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例如,如果要对戒毒人员的课堂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将戒毒人员随机抽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大课堂灌输式教育,而实验组则进行互动式的小组团体活动,然后使用心理评估量表,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从而对不同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因此,评估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评估某种干预项目,能够为强制隔离戒毒实务工作提供科学证据。评估研究能够有效帮助实务工作者对矫治措施及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促使实务工作从单纯依赖经验和权威,转向强调科学研究和科学证据,从而促进循证矫治实践的推广和发展。
三、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开展矫治工作
(一) 建立科学的诊断评估量表体系
必须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开发专业化的各种量表,对戒毒人员的个人历史、复吸风险、矫治需求、动机程度、社会网络、矫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实务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例如,对戒毒人员的动机程度进行评估,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戒毒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而行为改变和动机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单一事件,在人们真正做到改变行为之前,是一系列的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抛弃、避免一个不良行为,二是获得、巩固一个积极正面的良好行为。因此,要提高戒毒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戒毒人员的改变动机进行具体分析。
在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行为转变的循环过程如下图:
实务工作者可以利用此模型对戒毒人员进行评估,并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例如,当戒毒人员处于懵懂期时,首要目标是激发其产生改变的动机;而当其处于行动期时,则需要更多的协助、支持。因此,对戒毒人员的动机强弱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则需要科学的量表,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同样的道理,戒毒人员的其他心理、社会因素,都需要不同的量表来进行评估,而评估研究中也经常使用量表对矫治干预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矫治效果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开发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专业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从而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诊断评估体系。
(二) 开发本土化的矫治项目
为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效果,在诊断评估的基础上,还需要开发一套完善的矫治项目体系,既具有规范的流程(初始评估、介入矫治、效果评估),又包含不同内容的矫治干预项目。戒毒人员的健康状况、动机程度、家庭支持程度、社区网络等方面都有区别,可以分成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危险性和需求。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不同的矫治干预项目,如认知行为矫治项目、愤怒控制项目、自我效能辅导项目、焦点解决小组、互助小组、出所准备辅导项目等。
矫治干预项目,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推行循证矫治模式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由于科学评估是循证实践的核心,因此用项目化的方式开展教育矫正工作,也便于对矫治效果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和测量。所开发的矫治干预项目,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对辅导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进度安排都作出明确设定。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对国外的项目手册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本土化的矫治干预项目。在对矫治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要尽量采取大样本、随机分组的实验方法,以取得更高效力的科学证据。
(三)完善矫治流程
在设计、开发专业量表和矫治干预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戒毒人员的评估和分类矫治工作,将专业量表和矫治干预项目整合到戒毒人员的矫治工作中,嵌入到脱毒期、治疗康复期和回归社会期的戒毒流程中,形成科学化、模块化的矫治体系。首先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家庭、社会因素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戒毒人员在性别、年龄、成瘾程度、动机强弱、自我效能等方面的差别,对不同类型、存在不同问题的戒毒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和针对性的介入,从而提高矫治效果。与此同时,争取对戒毒人员出所之后的复吸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对导致复吸的因素进行辨识、分析。
四、推行循证矫治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要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推广循证矫治模式,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循证矫正模式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作为一种新的矫治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虽然在国外的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国内的实务工作者而言,仍然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而且循证矫治所带来的不光是思想和理论上的冲击,更会对实际的工作流程也带来改变,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进行推动。其次,循证矫治模式需要增强科研力量。循证矫治的核心是评估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结合,要推动循证矫治的实践与应用,就需要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如何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构建实务部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三,循证矫治实践对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循证矫正模式下,实务工作者在对戒毒人员矫治时,对科学证据进行寻找、检索,并将科学证据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特别是在实施矫治干预项目的过程中,这些矫治项目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内容,需要实务工作者首先接受训练,熟练掌握之后,才能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和行为的矫治。要推广循证矫治模式,需要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对策:一是加大宣传,使大家对循证矫治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充分认识到循证矫治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通过成功的案例和科学的研究成果,使大家都能认识到循证矫治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增进大家对循证矫治的信任。因为评估研究虽然能够产生科学证据,但并不能保证这些科学证据被使用到工作实践之中。只有实务工作者信任这些科学证据,才会使用它们来制定、实施矫治干预项目。
二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建立实务部门与科研机构或研究者的合作关系,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评估研究和实务工作的结合,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在小范围内使用实验方法对矫治干预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其二是如果矫治干预项目被证实有效,则在整体范围内进行推广,此时需要对整体范围内的执行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为了实现科学研究与实务工作的良性结合,在进行实验和评估之前,实务部门应与研究者共同计划。在实验和评估进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或部门文化,并为实务部门参与实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培训。评估研究并不是单纯的实验室研究,研究者在此过程中也需要与实务部门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建立互信,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实验研究的影响。科学的研究产生科学证据,而实务工作者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或干预项目,从而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科学化。
三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推行循证矫治,并不是仅仅是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进行研究,也要求实务工作者能够应用研究的结果,甚至能自己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培养系统内的研究人员和熟练掌握循证矫治技术的实务工作者,形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并探索设立专业的研究岗位,开发、应用各种评估量表和矫治干预项目,不断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