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吸毒 厦门艾滋病情况监测数据2013年
为了解厦门市吸毒人群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厦门市设立吸毒人群国家级艾滋病(AIDS)监测哨点,我们对厦门市2013年吸毒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全国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选取美沙酮门诊3个月内尿检阳性者和劳教所内吸毒关押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性行为、性病感染和就医以及AIDS知识知晓情况等。采集血样进行HIV、丙肝和梅毒抗体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HIV,阳性者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梅毒,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复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筛查丙肝,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复核。
一般特征2013年吸毒哨点共检测405人,以男性为主(371人,91.6%);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351人,86.7%);汉族占大多数(395人,97.5%);本省户籍占83.2%;婚姻以已婚为主(192,47.4%);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有310人(76.6%)。
血清学检测405人中,未检出HIV阳性病例,梅毒阳性14人(3.5%),丙肝抗体阳266人(65.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AIDS知识知晓率采用国家督导评估框架的定义:8个问题中回答正确6个即为知晓。2013年吸毒哨点的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2.2%,见表1。
AIDS相关行为发生率厦门市吸毒人群以海洛因为主(90.1%),曾注射过毒品299人(73.8%)。最近1个月注射过毒品占87.3%;曾与人共用针具占5.4%;最近1个月有过性行为43.2%,有使用安全套仅占13.8%,见表2。
2013年厦门市吸毒哨点未检出HIV阳性病例,这与本市报告的病例中共用注射器传播占比例减少相吻合,2013年全市仅报告1例因注射毒品为感染途径病例。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人群的丙肝阳性率居高不下,达65.7%,这与有关报道类似,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提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现象仍存在。吸毒人群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该人群性活跃度较高,文化程度较低,若有人感染HIV极易在无保护地进行性行为和注射毒品时传染其同伴。
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综合知晓率,仅“注射吸毒会传播AIDS”和“输入带有HIV的血液会得AIDS”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减少AIDS的传播”知晓率较高外,其他知晓率较低。提示要加大对该人群的AIDS相关知识的宣教。目前厦门市吸毒人员的主要毒品为海洛因,注射毒品比例较高,这与张艳辉报道一致。曾经共用注射的比例仅为5.4%,但是丙肝阳性率的居高不下,可能与调查对象故意隐瞒有关。因此,应加大共用注射器危害的宣传,继续采取为注射器交换提供方便等措施。同时吸毒人群最近1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仅为13.8%,远远低于其他监测人群。吸毒人群吸毒后的性乱现象普遍存在,且女性吸毒者为筹集毒资往往存在商业性行为,该人群安全套使用较低的状况给AIDS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要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推荐文章:
注射吸毒传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