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吸毒与戒毒>帕利哌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神经障碍临床分析

帕利哌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神经障碍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03 点击数:1122

为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自愿戒毒,接受住院脱毒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断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共入组52例,男43例,女9例,年龄(22.1±8.8)岁,服毒时间3. 5~10年,平均(6.1±3.2)年。


入组对象均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549)治疗,3周为一疗程,每晚口服1 次,起始剂量3mg/天,最高剂量6mg/天,平均剂量(3.8±1.5)mg/天。同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中如有焦虑、失眠者,可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者,可合用盐酸苯海索片。在治疗前后各做1次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等检查。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3周评定1次。临床疗效指标采用BPRS减分率评价,以BPRS部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痊愈与显著进步为有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治疗1周后有9例痊愈,27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2例无效,总有效率69.2%。3周未,26例痊愈,24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总有效率96.1%。52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无1例脱落。治疗后1、2、3 周未的BPRS总分及各因子减分与治疗前经配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和极显著性(P<0.01)。提示起效快,临床症状在1 周内开始缓解,见表1。

治疗冰毒


以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按照发生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锥体外系反应7例,便秘3例,嗜睡2例,肝功能异常1例,静坐不能1例,头痛头晕1例。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患者血象、尿常规、粪常规、肾功能、血糖等有影响,仅有1 例谷丙转氨酶升高。


甲基苯丙胺已经成为21世纪最危险的一种新型毒品。科学研究证明,吸食“冰毒”对人体十分不利,它能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改变精神活动,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等。甲基苯丙胺的作用机制: 一方面促进突触前膜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另一方面阻断突触后膜儿茶酚胺的回吸收。长期使用或忽增大剂量使用可引致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援引观念,被害妄想或夸大妄想,幻听或幻视以及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睡眠剥夺也使精神症状进一步恶化。帕利哌酮主要通过阻断5-HT2A和DA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改善阳性、阴性、认知和心境症状。另外,帕利哌酮对去甲肾上腺素α2 受体和5-HT7受体有较高亲和性,在理论上对认知功能及情绪改善方面更有优势,对患者人际和社会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有效控制阳性、阴性、认知等精神症状,且起效快,安全性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帕利哌酮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总有效率为96.1%,起效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BPRS总分在第1周未下降明显,第2周未下降更为显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在安全性方面,帕利哌酮缓释片,采用OROS技术使药物在24小时内持续释放,减少了血药浓度在峰值和谷值的波动,可获得稳定的血药浓度,且起始剂量即为有效剂量,不需要经过剂量滴定阶段,使用方便,每日1次。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嗜睡、便秘、静坐不能、肝功能异常等,但多数程度较轻微,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因服药方便,给药次数少(1次/日),服药依从性好,且血药浓度稳定,故可作为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有效治疗药物。本文未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无法判断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优势,以后在不同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方面,需进行随机临床研究。

在线客服
  • 销售热线